大過年的,她卻在我面前痛哭流涕……
文章分類:名媒教相親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1-31 閱讀: 943
前兩天,一個97年的姑娘給我打電話,哭得呼天喊地。如果我不是做這份工作,對他有感同身受的理解,我都要有想法了,大正月的,你哭啥呀?晦不晦氣啊。
姑娘是紹興人,男朋友是嘉興的。女方父母希望男方能在紹興買房才同意他們訂婚結婚。男方父母也同意了,但是說今年手上緊張,明年買可不可以?就此展開了拉鋸戰(zhàn)。女孩覺得男方不夠重視自己,明明嘉興本地那么多房子,隨便賣掉一套就能成全自己。男孩又有著自己的難處,但承諾會在婚前買套精裝修的全款房,不影響結婚。
女孩子接下來開始了“一頓操作猛如虎”:一個月不理男孩子,男孩子主動聯(lián)系姑娘好幾次,說我再跟爸媽溝通一下,女孩子就說等你溝通好了再來跟我說,我們不要再聯(lián)系了,反正我爸媽是不會同意的。
然后,戲劇性的反轉來了:兩個人互相沒聯(lián)系還不到兩個月,女孩突然在男孩朋友圈看到他訂婚的消息,女孩子趕緊給男孩子打電話,男孩子說回不去了,祝你幸福。然后就發(fā)生了發(fā)生了開頭的一幕。
都說“小作怡情,大作傷身”。在戀愛乃至婚姻中,適當?shù)男 白鳌贝_實可以為愛情添把火,但是操作不當,很可能會釀成火災。
“作”其實是人類的戀愛本能。
不管是查閱文獻還是回顧生活經歷,我都可以確定:相比于陌生人,人們在親密關系中會表露更多的負面情緒,甚至出現(xiàn)更多的攻擊行為。
這里的攻擊行為,更多是指心理攻擊:
批評、指責、否定對方的行為;
不回微信消息、掛斷電話;
威脅對方要分手;
在社交媒體(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抖音等)上散播對方糟糕的評價;
撤回對對方的愛,比如以往每天都叫對方起床,但吵架了以后,就故意在對方有急事的早晨讓他睡過頭。
心理攻擊是一種隱蔽的、無意識的攻擊行為,事后攻擊者往往會做出否認,為自己辯解:我不是要故意傷害你的!我就是氣不過!
這不是借口,他們在做出攻擊行為時,真的沒有想過要破壞這段關系,并且?guī)缀醪恢肋@種攻擊有多嚴重。
因為在親密關系的TA面前,我們往往會將TA和自己的界限模糊化,把TA當成另一個自己,會認為TA是安全的、可信賴的。
所以,我們可以更輕易地在親密關系中展示真實的自己,包括自己不被允許在社會中表現(xiàn)出來的那部分自己。就像瑪麗蓮·夢露說的:如果你不能應付我最差的一面,那么你也不值得擁有我最好的一面。
“作”可以,但要有底線,小作可怡情,而大作,就傷心了。因為“作”預示著伴侶個人痛苦的增加。要知道,你的戀愛對象也是獨生子女,沒有人會長時間的偏袒著你,順著你的,有些是回不過去的,男人上頭比女人要快,下頭也比女人要快。姑娘,有些事情你要爭,但不能破啊。
溝通如果要想達到我們要的效果,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:看一看現(xiàn)在的情況是怎樣的,對方的狀態(tài)怎樣,適不適合談這件事。如果不合適,就意味著在現(xiàn)有的情況下溝通不會有效果,如果這時候你還要堅持說,就只會搞亂兩人的關系,有可能連下次溝通這件事的機會都沒有了。我們一開口對方就會很厭煩地說“你不要再說了”。就先不要說,不要喪氣,不要絕望,記得如果這次我們沒說,等情緒下來了,下次也許就還有溝通的機會。但是,對于另一方賭氣的人來說,“臺階”什么時候下來也很重要。不要把一時的賭氣變成了最后的命運。
我們的“作”是要有底線的,不能仗著被寵愛就有恃無恐。為了想說而說是小孩的態(tài)度,不是成年人的態(tài)度,一個成熟的人會懂得“說不重要,說出來有怎樣的效果才重要”。
新年,祝大家的情感生活都有新氣象。